本堂歷史

禮賢會在香港

  禮賢會源起於德國萊茵省烏柏圖的巴冕城。1828年巴冕差會正式成立﹙後改名禮賢差會﹚,遣派宣教士前往西非、南非、南亞、東南亞和中國傳揚福音。「禮賢」乃「萊茵」之另一中文音譯。

  1829年荷蘭宣教士郭士立(Gutzlaff)到了中國,初抵天津,後至福州,再到廣東,定居澳門。1842年香港割讓予英國,郭士立到港任英政府翻譯官,一面工作一面宣教,後來信主人數增加,於是設立了福漢會(Chinese Union)。郭士立見福音事工不斷擴展,有必要增加人手,遂向德國巴色會(崇真會)及巴冕會(禮賢會)寫信,要求差派更多宣教士。崇真會派了韓山明、黎力基,禮賢會派了柯士德、葉納清,四人於1847年3月19日同船抵港。崇真會主要向客家語群體宣教;禮賢會則向廣東人宣教。自1951年中華基督教禮賢會香港區會在香港政府註冊成為法團,禮賢會在香港的聖工便與中國大陸的聖工分道揚鑣。現時,香港共有十七間禮賢會堂會。

禮賢會在大埔

  禮賢會大埔堂歷史可追溯至1954年,禮賢會香港區會有意在新界一帶發展福音事工,最後選擇在大埔舊墟汀角路興建教會。當時區會主席黃詩田長老,奉獻全堂址地價及建築費,終於在1955年11月12日由陳翼堅區牧主持奠基禮,1956年4月29日及7月7日分別舉行開堂崇拜和獻堂典禮。本堂開辦的幼稚園,亦在1957年2月開課。在本堂首任傳道曹恩保主任帶領下,教會開始大埔區福音工作。1959年底,區天賜先生繼而接任,並於翌年受按立為宣教師,其後擔任堂主任,並於1972年受按立為牧師。

  大埔堂在1966年自理(成為區會屬下獨立堂會)後,初期為典型的鄉村式教會,人情味及鄉鄰的親和力很強。1976-1986年大埔社區急劇變化︰大埔堂前方的大海被填平,一幢幢大廈拔地而起,旁邊惱人的小河消失,換來繁忙的交通要道。八十年代大埔人口由不足二萬劇增至三十多萬。1978年本堂購入大埔安富道金富樓單位,翌年開辦幼稚園分校。1981年5月本堂去函區會申請進行重建教會,後因區會出現經濟困難而擱置重建計劃。1990年金富樓福音中心成立。1991年大埔堂再次通過重建教會,在李德銘宣教師(後於1993年受按立為牧師並擔任堂主任)帶領下,大埔堂於1996年拆卸舊堂,教會暫遷金富樓聚會,直至1997年底新堂竣工後,1998年大埔堂群體遷回原址崇拜,佈道基址大埔金福堂亦隨即於金富樓成立。

  2000年,楊慶球牧師擔任署理堂主任,他平日在中國神學研究院任教,課餘領導教會,帶領同工會、長執會及講壇等。2001年,大埔堂調整了整個發展方向,由「家庭取向」的教會,邁向「天國異象」的教會。我們看重信主的門徒由關心自己的成長,到關心其他人的得救及服侍社區,也就是耶穌吩咐我們的兩件事︰(一)作門徒;(二)得門徒。前者是個人成長,後者是天國異象,兩者不可分割,天國也不單止於傳福音,也有社會關懷。真正作門徒就必須得門徒。得門徒除了個人佈道,還需要配合整個門徒群體的福音策略,帶領他人成為門徒是教會首要任務。大埔堂營辦幼稚園,教育固然重要,但教育中必須有福音元素。幼稚園是教會的工場,家長是我們的對象。

  2000-2010年,大埔堂由一個二百多人的群體,增至七百多人,共有晚、早、中、午四堂成人崇拜。為更有效建立門徒,本堂於2008年起實行分齡牧養,增設少青崇拜。另一邊廂,2009年成立食物銀行,交由大埔金福堂營運。

  2011年楊牧師請辭堂主任,前往加拿大興辦神學院,同時擔任本堂顧問牧師至今;董麗新牧師接任署理堂主任,2012年擔任堂主任。因本堂聚會空間不足,2013年起開始租用大埔舊墟公立學校作多種聚會用途。2014年董牧師榮休後,由左豐宜長老接任署理堂主任。2017年黃卓風宣教師接任署理堂主任(翌年受按立為牧師)。2018年大埔堂針對未信者和初信者的需要,增設「福音崇拜」,作為每周的福音佈道平台,讓弟兄姊妹恆常參與分享見證、領人歸主的福音工作。2019年黃卓風牧師擔任大埔堂堂主任至今。

  禮賢會大埔堂不單牧養「教會子民」(church people),更培育「天國子民」(kingdom people)。本堂自2002年成立差傳部後,積極推行差傳教育、協助禮賢差會事工,每年組織短宣。我們每年收到的差傳奉獻,全數用作支持數十個外地和本地的宣教士和差傳機構。由2008年起,本堂先後差出五位宣教士,前往亞洲和歐洲地區,以基督的愛服侍當地人。我們明白普世宣教是憑信心落實基督的大使命。